戛纳国际电影节
戛纳国际电影节(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 de Cannes)是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电影节之一,也是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一,与德国的柏林电影节、意大利的威尼斯电影节并雄。法国戛纳电影节因大海、美女和阳光(Sea Sex Sun)而被称为3S电影节。每年盛事期间,在著名的海滨大道及附近的海滩上都会有众多美女云集,期待着影界大腕、星探们的发掘,一圆她们的明星梦。每年5月在法国海滨小城戛纳举行,每年举行一次,为期两周左右。自创办以来,除1948年和1950年因经费原因停办,1968年因为“五月风暴”而被迫中断外,截至2010年已举办63届。2011年5月11日,第64届戛纳电影节在戛纳电影宫开幕,红地毯上星光灿烂。陈可辛导演电影《武侠》将在午夜放映单元亮相。
原来每年9月举行。1951年起,为了在时间上争取早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,改在5月举行。1956年最高奖为“金鸭奖”,1957年起改为“金棕榈奖”,分别授予最佳故事片、纪录片、科教片、美术片等。此外,历年来还先后颁发过爱情心理电影、冒险侦探电影、音乐电影、传记片、娱乐片、处女作、导演、男女演员、编剧、摄影、剪辑等奖。
电影节的活动分为六个单元:“正式竞赛”、“导演双周”、“一种注视”、“影评人周”、“法国电影新貌”、“会外市场展”。有两组评审委员分别评审长片和短片,“正式竞赛”的部分由各国电影文化界人士组成,其人选都是颇有声望的导演、演员、编剧、影评人、配乐作曲家等,而其中一名担任主席。非竞赛部分以提拔新人为主,其中“导演双周”及“一种注视”发掘了不少颇具潜力或业有成就的导演。
华语获奖:
1993年陈凯歌导演的中国电影《霸王别姬》获金棕榈奖
1994年张艺谋的《活着》获得评审团大奖,葛优成为首位华人戛纳影帝
1997年香港导演王家卫执导的电影《春光乍洩》,入选影展竞赛单元,王家卫并夺得最佳导演奖,成为首位获得此奖项的华人导演。
2000年王家卫的《花样年华》获得最佳艺术成就奖,梁朝伟凭此片荣膺戛纳影帝,姜文的《鬼子来了》获得评委会大奖,杨德昌的《一一》获得最佳导演奖。
2004年张曼玉以法国电影《清洁》获得戛纳影后桂冠。